DAWA Key Visual © DAWA

包容性艺术与社会共融

作者: 彭玉娇

在西方,“艺术”的英语词“art”,来自古拉丁文“ars”,原义为技能或技艺。艺术一词的古希腊文“τεχνη”也是指技能、技艺。科林伍德认为,“艺术并不是技艺”,作为技能、技艺的古希腊文以及拉丁文的“艺术”概念跟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东西……

1、艺术的起源:



在西方,“艺术”的英语词“art”,来自古拉丁文“ars”,原义为技能或技艺。艺术一词的古希腊文“τεχνη”也是指技能、技艺。科林伍德认为,“艺术并不是技艺”,作为技能、技艺的古希腊文以及拉丁文的“艺术”概念跟我们现在所说的“艺术”是完全不同的东西,古希腊关于“艺术”指的是“诸如木工、铁工、外科手术之类的技艺或专门形式的技能”的概念。[1]

一个公认的标志性历史性事件是十八世纪中期法国学者巴托发表的研究成果《统一原则下的美的艺术》,这被认为是艺术从芜杂不堪的技艺世界中独立出来的历史性突破。以此为标志,艺术概念史可以划分为前后两个时代,此前是“技艺时代”,此后则是“美的艺术时代”。

艺术世界普遍存在一个“艺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我们都听过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学术界普遍对艺术起源的论述有包括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等不同假说。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之中,艺术依旧是属于中上阶层精神情绪体验的工具和产物,无论是从博物馆,美术馆,和剧场中得到艺术体验,还是通过参与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教育课程都需要拥有一定购买力人群。但是,艺术本身从起源来说是全人类不限阶层,不限性别种族,皆可参与的形式。

 

2、包容性艺术



艺术世界发展到今天,艺术除了给予人审美自由,艺术本身对作品创作,疗愈和引领社会改变也带来了诸多作用和意义。对于多元社会的构建,英国布莱顿大学(University of Brighton)人文与艺术学院专任讲师与系副主任艾丽丝·福克斯(Alice Fox)与人文地理学高级讲师汉娜·麦克弗森(Hannah Macpherson)博士提出了包容性艺术(Inclusive Arts)的概念,即指所有具有残障的艺术家和非残障艺术家共同参与的创造性艺术合作,是涉及所有艺术领域的一种新兴的艺术方法,旨在支持能力、知识与技术的发展,以使合作能创造高质量的艺术作品或创造性体验。包容性艺术的合作过程旨在鼓励一种相互受益、双向的创造性对话,使参与的所有艺术家能够互相学习(或学习抛弃旧观念)(learn/unlearn)。 [2]

作为一种重要的艺术手段,包容性艺术可以帮助残障人士实现创造性潜能,推动沟通方式的改变与促进残障人群的自我倡权。创造包容性艺术的过程也是一种推动以新视角与愿景看待社会的过程。 [2]


 

A. 创作主体的多元性



艺术的可及性包括给予不同艺术家和创作者机会和资源,通过不同的艺术工具来进行创作和表达,这也包含例如针对老年艺术家,残障艺术家,贫困地区缺少资源却充满想象和创作潜力的艺术从业者。

艺术家作为艺术创作的主体,其作品代表着他们对于社会的观察模仿和思考反馈。在视觉艺术中,有时我们可以看到身心障碍艺术家的作品,其艺术表现力比非障碍艺术家更胜一筹,无论是梵高的断耳还是弗里达的自画像,无不透露着艺术家对自我身份的表达和其周遭环境的反思。由经历过人生起伏或者拥有更大情绪感知力的艺术家所带来的作品时常更具震撼力,例如诗人余秀华,脑瘫后遗症这个残障特征给她的人生带来的深刻影响,也带来对痛苦和美的巨大感知力,所以她的诗如此打动人心。


 

B. 创作内容的包容性



艺术作品常用某种符号性的表达,例如二战时的德国纳粹的十字符号所代表的权威和集体主义美学所带来的政治影响和威慑力;而从另一层面上来说,艺术作品也常作为宣传倡导某个人类集体诉求的工具和出口,例如美剧《使女的故事》展现女性对平权和未来社会公平正义的担忧,以及类似《素媛》《我不是药神》这样具有现实社会意义的电影作品也会带来某种政策性的改变,为社会变得更好带来积极的影响。这些作品里的主角无一不是具有某种缺憾却魅力十足的人物,充满着戏剧张力。缺憾或残缺或不完美成为一种人格特质的放大器,把人间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展现得淋漓尽致,进而成为表现艺术作品中复杂人性的极致魅力的导火索之一。


 

C. 艺术场馆的包容性



艺术的可及性也包括对于艺术场馆和艺术体验的多元包容性,例如博物馆、美术馆、音乐厅和剧场等场馆的物理无障碍设施,包括无障碍座椅和适应轮椅人士的坡道扶手、听障人士或其他语言使用者所需的翻译服务以及针对视障人士所需的相关导览,如盲文简介等。

以下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为残障观众提供的无障碍服务,包括多语言导览和手语翻译等,让不同类别的残障人士、老年人群或其他体弱人士都能有机会参与和享受艺术。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官网的无障碍支持页面:左图为一位戴眼镜的老人,他的左手正在触摸一个头像雕塑,右手在黑板上画画,画的是一张人脸;右图中有两位牵着导盲犬的视障人士,他们的另一只手牵着身边的视力健全人士,一同往前走。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官网的无障碍支持页面:左图为一位戴眼镜的老人,他的左手正在触摸一个头像雕塑,右手在黑板上画画,画的是一张人脸;右图中有两位牵着导盲犬的视障人士,他们的另一只手牵着身边的视力健全人士,一同往前走。 | ©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D. 艺术疗愈



艺术参与的可及性还包括允许不同人的不同情绪表达,追求非暴力的形式达成沟通与理解,疗愈观众群体或艺术创作者本身。

艺术疗愈,是以艺术为语言的一种陪伴,在对这种语言的解读和与之对话过程中,观众在观看艺术作品时自我投入的情绪和感受,与艺术家创作时的状态,所用材料,笔触和其自身对作品的诠释交叠揉合……例如,梵高的《星空》所表达的是艺术家脑海中的世界,观众在观看这幅作品时,却能与梵高在不同的时空里产生连接和共鸣。

 
梵高画作《星空》,图中描绘了梵高脑海中的夜空场景,星空的炫目在梵高的油画笔下,不同渐变蓝色的夜空和闪烁的星星交织,夜幕下的村庄静谧且美好,村庄房子上的橙黄色的灯和夜空的星星交相呼应。 梵高画作《星空》,图中描绘了梵高脑海中的夜空场景,星空的炫目在梵高的油画笔下,不同渐变蓝色的夜空和闪烁的星星交织,夜幕下的村庄静谧且美好,村庄房子上的橙黄色的灯和夜空的星星交相呼应。 | © 网络


艺术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呈现我们内心的真实”,当我们望向画作,进而望向作者(即”他者“),最终通过这位“他者”望向自己。这意味着与作者共情,寻求理解和支持;我们的角色可以是用来放置作品的一间画廊,可以是解说员,也可以就是一位普通观赏者。

达芬奇曾说:诗歌是盲人观看到的绘画,绘画是聋人倾听到的诗歌。

 

艺术共融实践——《生活多美好》戏剧展演




由笔者所发起的“残障姐妹小组”参与设计的艺术倡导项目融合戏剧《生活多美好》在2021年12月首次公演,前后历经8次排练,在信剧团秋风和邱琳导演的带领下,剧团12名残障演员和6名非残障演员共同参与了这次戏剧共创排练和演出。演员们在排练和相处过程中实现了彼此连接,每次排练时的团体氛围感觉都是一次疗愈和创新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演员们打开自己,实现自我理解和互相安慰的过程。戏剧的真听真看真感受,在舞台上所呈现故事角色的脆弱性,于残障者而言是一个打开接纳残障角色,也是一个演员自我疗愈的过程,而公演所带来的不完美角色的舞台呈现也是公开倡导社会融合,关注不同群体议题的方式之一,戏剧展演的多元包容、疗愈及倡导的功能得以一一呈现。这个项目从演出场馆到志愿者手语导览团队都体现了艺术包容的理念,以下是两张现场演出图。



 
《生活多美好》现场演出图一:一位轮椅使用者女性演员正对着化妆镜中的自己,她身着菱格毛衣,黑色的中短发披在肩上。 《生活多美好》现场演出图一:一位轮椅使用者女性演员正对着化妆镜中的自己,她身着菱格毛衣,黑色的中短发披在肩上。 | © 网络
 
《生活多美好》现场演出图二:六位演员在台上一字排开正在念台词,从左至右依次是一位身着白色T恤的男演员,两位坐在轮椅上的女演员,左边一位竖着两个小辫,穿着淡粉色厚外套,右边一位也是黑色长发,身着淡粉色上衣,他们的右边站着两位女演员,左边一位妆容精致,穿着一套驼色裙装,右边一位戴着眼镜,身着白色休闲卫衣,他们的旁边是一位出现在图一里的坐轮椅的女演员。这是最后一幕演员集体面对观众的朗诵环节。 《生活多美好》现场演出图二:六位演员在台上一字排开正在念台词,从左至右依次是一位身着白色T恤的男演员,两位坐在轮椅上的女演员,左边一位竖着两个小辫,穿着淡粉色厚外套,右边一位也是黑色长发,身着淡粉色上衣,他们的右边站着两位女演员,左边一位妆容精致,穿着一套驼色裙装,右边一位戴着眼镜,身着白色休闲卫衣,他们的旁边是一位出现在图一里的坐轮椅的女演员。这是最后一幕演员集体面对观众的朗诵环节。 | © 网络



艺术虽有不同种类与流派,但其重于情感表达的内核不变。理性社会的构建,某种程度除了利益驱动,更加源于人们感性情绪的驱动,艺术所带来的强烈感知力会给我们带来某种改变,无论是画家、歌手还是演员,无一不在运用情绪展现并表达诉求。向往爱和光明是人类的共性,在艺术表达的过程中,把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模糊,是实现共融理解的一条必经的道路。







[1] 艺术概念及本质——艺术概念史的一个经验性说明《艺术百家》2020年第2期 作者:李新

[2] Fox A ,  Macpherson H . Inclusive Arts Practice and Research: A Critical Manifesto[J]. routledge, 2015.